白垩纪公园有哪些恐龙,白垩纪公园怎么读
1.恐龙全部的名字和
2.恐龙的种类有哪些?
3.白垩纪我国有恐龙吗
4.侏罗纪公园2出现的恐龙代表有哪些,有这些恐龙的资料吗?
5.中国十大恐龙
侏罗纪因该是异特龙吧
恐龙体长:
8—11公尺长,3—5公尺高
恐龙体重:
重2T—4T
恐龙食物:
肉食。它捕食剑龙,迷惑龙和禽龙。
生存年代:
1亿3500万年-1亿5200万年前,侏罗纪晚期
生存地点: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非洲;澳洲;中国
恐龙种类:
龙盘目兽脚亚目
白垩纪因该是霸王龙
恐龙体长:12—15公尺
高5—7公尺
恐龙体重:
重4T—8T
恐龙食物:
肉食。以各种食草恐龙为食
生存年代:6850万年—6500万年前
生存地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中国
恐龙种类:蜥臀目兽脚亚目
另外还有南方巨兽龙
恐龙体长:12—13公尺
高6—7公尺
恐龙体重:
重4T—8T
恐龙食物:
肉食。以各种食草恐龙为食
生存年代:
9500万-1亿年前,白垩纪中期
生存地点: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
恐龙种类:蜥臀目·兽脚类·鲨齿龙科
白垩纪早期是鲨齿龙
还有棘龙
侏罗纪有双龙
食肉牛龙
角鼻龙也还算可以
另外还有蛮龙
食晰王龙
白垩纪就多了
早期的有重爪龙。高棘龙
矮异特龙始暴龙
。。。。。
侏罗纪最厉害的是异特龙吧
白垩纪是霸王龙吧
还有很多
棘龙和霸王龙一样
不过不要性侏罗纪公园3里面的
霸王龙比棘龙高一个挡
侏罗纪是异特龙毫无疑问
食肉牛龙。角鼻龙。蛮龙都没他厉害
所以侏罗纪是异特龙
白垩纪是霸王龙
恐龙全部的名字和
(1)霸王龙
又称为雷克斯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2)高棘龙
也叫高脊龙、多脊龙或阿克罗肯龙,意为「有高棘的蜥蜴」,是肉食龙下目异特龙超科鲨齿龙科的一个属,距今约1.2-1.08亿年前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加拿大。如同大部分恐龙的属,高棘龙只有单一种,阿托卡高棘龙。
(3)艾伯塔龙
又名艾伯塔龙、亚伯达龙等,是霸王龙科阿尔伯塔龙亚科恐龙的一属,生活于上白垩纪的北美洲西部,距今7000-7500万年前。化石是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省立恐龙公园发现,并以此省作为该属的名字。
(4)美颌龙
也叫细颚龙、细颈龙、新颚龙、秀颚龙,是一属小型的双足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它约有火鸡的大小,生存于晚侏罗纪提通阶早期的欧洲,距今约1亿5000万年。古生物学家已发现两个保存良好的化石,一个于1850年代在德国发现,另一个是在将近一个世纪后于法国发现。
(5)施氏无畏龙
施氏无畏龙化石出土于阿根廷西南部巴塔哥尼亚,它被命名为“Dreadnoughtus schrani”。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艺术科学学院副教授肯尼斯-拉科瓦拉(Kenneth Lacovara)博士说:“Dreadnoughtus schrani异常庞大,其重量相当于12只非洲象,或者是霸王龙体重的7倍以上。
恐龙的种类有哪些?
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恐龙”一词是日本生物学家对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恐蜴)的翻译,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唯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主张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
恐龙(不包含鸟类)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之下,而非往两旁撑开。许多史前爬行动物常被一般大众非正式地认定是恐龙,例如:翼手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盘龙类(异齿龙与基龙)等,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龙。
恐龙大全
有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0.66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时,正值恐龙生态系统较脆弱时期,遭遇小行星碰撞所致的环境巨变,“糟糕运气”的恐龙走向灭绝。
恐龙真正分类包含了霸王龙(暴龙)、上龙、棘龙、梁龙、雷龙、翼龙、鲨齿龙、三角龙、剑龙。
1.霸王龙(暴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体长12~14米,最长15米。平均臀部高度3.6米,最高4.1米。平均高度5.1米,最高6米(从地面至头部)。平均体重9吨,最重14.85吨,头部1·55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咬合力可达20吨),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霸王龙(暴龙)
霸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加广泛,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也是陆地史上已知的最强的食肉动物。
霸王龙(暴龙)
起源发现
1902年,美国一位恐龙化石采集家巴纳姆·布朗在美国蒙大拿州的黑尔溪发现了一具巨型的肉食性动物骨骼,当时他是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之后的两个夏天,他相继从坚硬的砂岩中挖掘骨架。由于骨头相当沉重,于是他制造了一种用马匹拖拉的专用雪橇,这才把骨头运到附近的公路。他所发现的是第一具霸王龙的骨骸。
霸王龙(暴龙)
1910年,巴纳姆·布朗率领的考察队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境内的红鹿河峡谷开始了大规模的采集。布朗在那里找到了保护得极为完好的戟龙、盔龙和尖角龙等骨架化石和一些恐龙皮肤化石。
霸王龙(暴龙)
在纽约博物馆中,布朗的老板奥斯本迫不及待的把他命名为霸王龙的动物公诸于世,在安装骨架的同时,布朗和奥斯本以模型重塑霸王龙生前的风采,但是他们无法把重达两吨的骨头组合成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灵巧如鸟的巨兽”,他们只好将他组合成直立而迟钝的模样。
霸王龙(暴龙)
2013年12月25日,英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块霸王龙耻骨化石,这是有证据显示霸王龙也曾经生活在南半球大陆上。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这块化石非常特别,确信于霸王龙。它长约30厘米,出土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恐龙湾,形状类似一根两端膨胀的杆,其中一端扁平,另一端呈靴状。
霸王龙(暴龙)
白垩纪我国有恐龙吗
恐龙的种类有:
1、霸王龙:
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
2、剑龙: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
3、钉状龙:
钉状龙又名肯氏龙,为剑龙科恐龙的一属。钉状龙与北美洲的剑龙是近亲,但是体型大小、身体灵活度与防御用的板甲形状不同。成年钉状龙的身长约4.5米。
4、乌尔禾龙:
乌尔禾龙的身体较其他剑龙科低,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乌尔禾龙以低层植被为食的适应结果。不像剑龙属,乌尔禾龙有较短、较圆的骨板,乌尔禾龙如同其他剑龙类,拥有四根尾部尖刺,这些尖刺用来自我防卫。
5、翼龙:
翼龙又名翼手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共有近100多个品种。希腊文意思为“有翼蜥蜴”,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生存于晚三叠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1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侏罗纪公园2出现的恐龙代表有哪些,有这些恐龙的资料吗?
岂止是我国,白垩纪时期的恐龙是遍布全世界的。
?白垩纪的气候相当暖和,海平面的变化大。陆地生存着恐龙,海洋生存着海生爬行动物、菊石、以及厚壳蛤。新的哺乳类、鸟类出现,开花植物也首次出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之一,包含恐龙在内的大部分物种灭亡。白垩纪恐龙种类达到极盛,这时候最著名的恐龙是霸王龙,而当时海洋中巨大凶猛的爬行动物并不亚于霸王龙,其中混龙类的上龙和海生蜥蜴类的沧龙身长可超过15米,比我们认识的逆戟鲸和大白鲨都大。白垩纪海洋中造礁的厚壳蛤达到极盛,一度取代珊瑚成为主要的造礁生物,使现代类型的珊瑚礁中断了将近七千万年。到大约六千七百万年前白垩纪结束时,这些海洋和陆地上的动物大量灭绝,只有少量残存在。
恐龙
中国十大恐龙
在这里为大家列举几个经典代表
1迅猛龙
伶盗龙(学名:Velociraptor)又译迅猛龙、速龙、快盗龙,属名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是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大约生活于8,300万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坎潘阶[1]。伶盗龙的模式种为蒙古伶盗龙,化石发现于蒙古国及中国内蒙古等地。第二个种为奥氏伶盗龙,是在2008年被命名,化石是一个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头骨。过去曾经有其他的种,但现多已不被承认。
伶盗龙是最广受一般大众熟悉的恐龙之一,这导因于它们在麦克·克莱顿的小说《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以及同名**中的抢眼表现,但小说与**版本对于伶盗龙的描述有误。对于古生物学家而言,伶盗龙则是种重要的恐龙,目前已发现超过10个伶盗龙的化石,是驰龙科中数量最多的。而其中一个著名的标本,则保存了与原角龙缠斗中的伶盗龙。
2剑龙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研究认为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3鸭嘴龙
鸭嘴龙(hadrosaurs) 为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最大的有15米多长。是白垩纪后期鸟盘目草食性恐龙家族的其中一员。
2008年居然发现了身长超过22米的鸭嘴龙。
4腕龙
腕龙(学名:Brachiosaurus)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5雷龙
迷惑龙,梁龙科迷惑龙属,包括埃阿斯迷惑龙(A. ajax)和路氏迷惑龙(A. louisae)。重量达30吨,据阿根廷新发现的恐龙大腿骨头,身高为20米到30米高,身长为35米左右。这只恐龙比此前发现的最大生物还要重1.55万磅(约7吨)。不过雷龙是较温和的食草动物。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它真像是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
6霸王龙
霸王龙,其正确的学术译名为雷克斯暴龙,为暴龙的主要模式种。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史上最庞大的陆地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1.5~14.6米(最大顺弯体长15.3米)。平均臀部高度4.3米。最大臀高5.2米,最高6米(从地面至头部)。平均体重8吨,最重14.86吨,头部长度1.2-1.55米。咬合力有史以来居陆地生物第一(咬合力可达120000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还有类似的双脊龙、细鄂龙、快盗龙、角鼻龙、甲龙、梁龙、似鸵龙、三角龙、小暴龙、冠龙等。
中国十大恐龙:黄河巨龙、顾氏小盗龙、中华龙鸟、太白华阳龙、巨型山东龙、马门溪龙、棘鼻青岛龙、许氏禄丰龙、师氏盘足龙、黑龙江满洲龙。
1、黄河巨龙
黄河巨龙是亚洲壮的恐龙,等于10头大象。2006年,在河南省汝阳县三屯-刘店一带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恐龙化石点30余处。
其中一具恐龙化石,长度有18米,光一根脚趾就有20厘米长,前肢较长,肩部高度为6米,肩宽达3米;臀部高度为5.1米,臀宽达2.8米,而头部高度则有8米左右。
2、顾氏小盗龙
顾氏小盗龙是目前发现的第一批会飞的恐龙,正型标本全长仅约77厘米,食性为肉食。躯干相对较短,仅为后肢长的44%~50%,尾比身体长;其以桡骨具突出的二头肌结节、前肢第Ⅰ指很短、单一胸骨平且大、耻骨强烈弯曲、胫骨拱曲等可与赵氏小盗龙相区分。
顾氏小盗龙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身体上除了发育着绒羽状羽毛外,在其前、后肢及尾后部还发育着非常长的扇形飞羽或尾羽。
3、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它的最初骨架大小有1米左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利于捕食,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全身还披覆着一至原始绒毛。研究发现,中华龙鸟全身覆盖着黄褐色和橙色相间的羽毛,而尾巴则是橙白两色相间的。
4、太白华阳龙
太白华阳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原始剑龙,体长4.3米,其主要特点是头大而厚重,呈三角形,颈子较短,前肢大大短于后肢,但四足着地行走。背部两列骨板比较小,形状多变,尾端具两对板状尾刺。
现有标本陈列在自贡恐龙博物馆以及重庆博物馆中,这具标本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完整剑龙骨架。
5、巨型山东龙
巨型山东龙属于恐龙类中的鸟臀目恐龙,是19年8月在山东诸城吕标乡的龙骨涧发现,从头到尾有15m长,站起来有8m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体形最高大的鸭嘴龙。
特点是嘴宽而扁,很象鸭喙。头骨长,顶面较平,头后部较宽,齿骨牙列较长,有六十个齿沟。以两腿行走,前肢相对较小,后肢粗壮,趾间有蹼,并有一条很长的大尾巴。
6、马门溪龙
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在宜宾市马鸣溪渡口发现其化石,经科学鉴定,属蜥脚类亚马目。此属动物全长约22米,体躯高将近7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
另外,颈部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部可达12.1米)。与颈椎相比,背椎、荐椎及尾椎相对较少。
7、棘鼻青岛龙
棘鼻青岛龙是一种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身长为6.62米,身高4.9米,在鼻骨上相当靠后的地方长着的一条带棱的棒状棘,很像独角兽的角,从两眼之间直直地向前伸出,它不善于奔跑,又缺乏自卫武器,只适合在淡水湖泊生存。
其化石被发现于中国山东省莱阳市的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内,是中国发现的著名的有顶饰的鸭嘴龙化石,也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完整的恐龙化石,是中国第一具早、完整的棘鼻恐龙化石骨架。
8、许氏禄丰龙
许氏禄丰龙是原蜥脚下目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侏罗纪早到中期的中国西南部。化石标本发现于中国的云南省禄丰,是中国所发掘古老的恐龙之一,与欧洲西部三叠纪晚期岩层中所发掘的板龙极为神似。
它体形轻巧,长约4至5米,有小而不太伸长的头骨,眼眶圆大,尾巴健壮,手和足的第一指特别发育,口中上下至少有25颗牙齿,这些牙齿形状与树叶相似,前后边缘有微小的锯齿。
9、师氏盘足龙
我国发现的早的巨龙形类恐龙是师氏盘足龙,同时这还是在我国发现的第一只蜥脚类恐龙。盘足龙的头骨和圆顶龙的比较接近,都属于比较粗壮而高的类型,而且鼻孔也很大,牙齿也都属于粗壮的勺形齿;但是盘足龙的头骨比圆顶龙的要长一些。
盘足龙的颈椎很长,而且数量很多,有十七个,估计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师氏盘足龙体长达到10到11公尺,是中国所正式命名的第一只蜥脚类恐龙。
10、黑龙江满洲龙
黑龙江满洲龙是鸟脚亚目、鸭嘴龙科、满洲龙属的一个种。植食性,体长约8米,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从1915年至1917年俄国地质学家连续到我国进行了三年的大规模考察和发掘,采集到一批恐龙化石。
他们把采到的化石进行了修理,并配上三分之一的石膏模型,把这些化石装架起来,陈列到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研究认定,这是一种鸭嘴龙,高4.5米,长约8米,俄国地质学家把它命名为满洲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