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的戈尔利茨和魏玛到底哪个地方最美?

2.维也纳街道 公园或剧院命名的依据

魏玛公园李斯特雕像_魏玛李斯特故居

1:1842年,萨尔茨堡市在主教宫殿广场旁修建了一座高大的莫扎特铜像。同年,以莫扎特的名字命名的萨尔茨堡音乐学院成立。今天,莫扎特音乐学院已经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1880年,国际莫扎特基金会将莫扎特诞生地———粮食街9号改建成莫扎特出生纪念馆;1917年,莫扎特在担任大主教宫廷乐师时在萨尔茨堡住过的另一套房子被改建成故居纪念馆。1920年,专门演出莫扎特作品的萨尔茨堡艺术节问世。此后,一大批著名的指挥家都担任过艺术节音乐演出的指挥,其中,卡拉扬亲自领导和指挥艺术节长达30多年。时至今日,每年夏天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

2: 如圣彼得和圣保尔教堂、雅科巴斯教堂、卡斯塔楼、盖莱茨酒店、魏玛新博物馆、市政厅、市府宫、城堡广场、民主广场等。城市的东面有一条河名伊尔姆(Ilm),旁边是伊尔姆森林公园,河旁还有一座普希金塑像。

3: 魏玛有很多街道以名人命名,歌德大街和席勒大街自不用说,还有贝多芬街、舒伯特街、李斯特街、普希金街等等,但似乎没有以巴赫命名的街道

德国的戈尔利茨和魏玛到底哪个地方最美?

如圣彼得和圣保罗大教堂、萨尔茨堡音乐学院。

圣彼得和圣保罗大教堂它建于1408年,是立唯一的长方形的哥特式大教堂。立陶宛著名的主教、诗人瓦兰裘斯葬于教堂内。

后来不断改建,直到1655年俄瑞战争开始才告结束,200年间,教堂的外型和构造逐渐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及巴洛克建筑特色。教堂塔楼高41.9米,内设有9个祭坛。1895年升格成为主教堂。

萨尔茨堡又译作萨尔斯堡,是奥地利共和国萨尔茨堡州的首府,人口约15万(2007年),是继维也纳、格拉茨和林茨之后的奥地利第四大城市。

扩展资料

维也纳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国9个联邦州之一,也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是奥地利人口最多的城市,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中,维也纳已拥有超过187万的人口。维也纳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德语城市,仅次于柏林。

维也纳既是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州,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48°12′、东经16°22′。维也纳共由23个区组成,居民主要分布于市区东部和西部,而北部和南部主要是工业区。2016年,该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663亿美元。?

维也纳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维也纳已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维也纳街道 公园或剧院命名的依据

下面的信息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哪个是最美的,也许只能你自己才能选出来了.

德国戈尔利茨

漂亮的古城在欧洲、在德国多的是。一般地说,人们很难在它们之间评判哪个更美。然而,在德国东部一个人口只有6万的小城———戈尔利茨,却被一位权威人士———德国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席戈特弗里德·基索教授判定为德国“最美的城市”。他说,过去认为它是美丽的城市之一,现在可以说,它是“最美丽”中惟一的那一个。不久前,笔者造访了这座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城,深为它的堪称建筑艺术编年史教科书似的风貌所折服。

走在老城石板铺就的弯弯曲曲的路上,向高处看,一座座古建筑的窗楣门楣都带着沧桑的风韵;向低处看,一扇扇大门、一根根柱子都融入了历代工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连大门的把手和合页都塑造得千姿百态。凝重的中世纪风格、俊逸的文艺复兴式、肃穆的古典主义式、华丽的巴洛克式以及上个世纪初叶的“青春”式、“创业时代”式风格交相辉映,如同一个四世同堂、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戈尔利茨能戴上德国“最美的城市”的桂冠,一是因为它的古老,老到有千年之久;二是它幸运地躲过了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在它的千年历史上,只遭遇了几次火灾,因此,它能给当代人留下这样一份在400公顷的面积上建筑都超过百年、如今列入建筑文物保护名单的多达3600个项目的珍贵的遗产。而笔者在采访中最大的感受,正是戈尔利茨人和各级有关机构能把这份遗产保护管理得这样出色,使这颗尼斯河畔的珍珠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世界上的千年古城并非这一座,但千年风貌能如此完整地呈现在现代人面前的却屈指可数。

魏玛

就像雅典曾是欧洲文化的心脏一样,魏玛也有过作为德国文化中心的辉煌时代。两位文坛巨擘歌德和席勒曾在这里创作出不朽的文学作品,李斯特等世界闻名的艺术家也曾在这里生活。魏玛代表着古典文化的传统,被人们赞誉为德国的雅典。魏玛位于图林根州府以东20公里,人口6万,是座风景优美、古色古香的城市。它依偎在埃特斯山的怀抱中,清澈的伊尔姆河水从身边静静的流过,掩映在树木花丛中的中世纪建筑物,以及富有田园诗风味的公园,还有矗立在公园和街头的雕像,都给魏玛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曾说过,魏玛不是一座有公园的城市,而一座有城市的公园。

当然,魏玛的魅力更在于它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公元975年,皇帝奥托二世在这里大会诸侯,使这座千年古城首次载入史册。从1547年起,魏玛成为萨克森-魏玛公国(后为大公国)的京城。城里的故宫和郊区的贝尔维德雷宫及梯夫特宫就是当年留下的宫邸。这个诸侯国小国寡民,无力争雄,于是历代邦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艺术方面。公爵卡尔·奥古斯特(1758-1828)特意邀请在文坛初露才华的歌德来担任大臣。1775年年仅26岁的歌德来到魏玛,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32年逝世。他的非凡才华,为魏玛开创了第一个文化上的黄金时代。歌德不少千古传世的作品都是在这里创作的,他的巨著《浮士德》也完成于魏玛。诗人和剧作家席勒也两度在魏玛生活,并在这里写了剧本《威廉·退尔》。此剧歌颂了瑞士传奇式的自由英雄,鼓舞了人民反抗专制的斗争意志。然而受到奥古斯特公爵资助的不仅有歌德和席勒。小说家兼莎士比亚蓍作翻译家维兰德(1733-1813)从1772年起到去世一直生活在魏玛。从1776年起德国启蒙运动最有名的理论家赫尔德(1744-1803)也住在这里。他的思想强列地影响了德国的狂飙突进文学运动。那时的魏玛群星灿烂,堪称德国的精神首都。1708年到1717年,音乐家巴赫在这里创作了他的一些著名作品。马丁·路德的朋友和肖像画家克拉纳赫(1472-1553)在魏玛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光。他的旧居至今仍在。市教堂内的祭坛画就是他的作品。这些也都是魏玛文化史上的大事。

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是魏玛的第二个文化黄金时代。1848年,有“音乐之王”称誉的钢琴大师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人)来到魏玛担任宫廷乐长,在这里创作了《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等杰出的音乐作品。同时,李斯特还指挥了同时代作曲家瓦格纳、舒曼、柏辽兹和他自己作品的演出,使魏玛无可争议地成为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李斯特创办的魏玛音乐学院至今享有盛名。他的故居在伊尔姆河公园旁边,是一座花园别墅。客厅与琴室合为一体,摆着他当年用过的钢琴。1860年魏玛创办了一所美术学院,德国最重要的印象派画家利贝曼(1863-1935)曾就学于此。1919年,建筑艺术家格罗皮乌斯把这所学院和实用美术学校合并为公立包豪斯学校。这是一所融艺术、手艺和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学校,开创了现代建筑主义学派。1925年,包豪斯学校迁往德绍。1933年以后,许多曾任教的艺术家流亡国外,将他们的思想传播到海外,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战后,魏玛又重建了建筑学院。

魏玛不仅曾是德国文化艺术的心脏,而且还曾在政治史上留下烙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皇冠落地,王侯们也纷纷退位。1919年德国国民议会在魏玛制订了第一部共和宪法,民族剧院就是通过该宪法的会场。人们把这个宪法称为魏玛宪法,依宪成立的共和国为魏玛共和国。14年后,上台,扼杀了魏玛共和国。时期是魏玛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这个文化古城西北8公里的布痕瓦尔德设立了臭名昭著的集中营,五六万人在那里丧生。这个集中营遗址已辟为控诉法西斯罪行的纪念馆。

1:1842年,萨尔茨堡市在主教宫殿广场旁修建了一座高大的莫扎特铜像。同年,以莫扎特的名字命名的萨尔茨堡音乐学院成立。今天,莫扎特音乐学院已经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1880年,国际莫扎特基金会将莫扎特诞生地———粮食街9号改建成莫扎特出生纪念馆;1917年,莫扎特在担任大主教宫廷乐师时在萨尔茨堡住过的另一套房子被改建成故居纪念馆。1920年,专门演出莫扎特作品的萨尔茨堡艺术节问世。此后,一大批著名的指挥家都担任过艺术节音乐演出的指挥,其中,卡拉扬亲自领导和指挥艺术节长达30多年。时至今日,每年夏天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

2: 如圣彼得和圣保尔教堂、雅科巴斯教堂、卡斯塔楼、盖莱茨酒店、魏玛新博物馆、市政厅、市府宫、城堡广场、民主广场等。城市的东面有一条河名伊尔姆(Ilm),旁边是伊尔姆森林公园,河旁还有一座普希金塑像。

3: 魏玛有很多街道以名人命名,歌德大街和席勒大街自不用说,还有贝多芬街、舒伯特街、李斯特街、普希金街等等,但似乎没有以巴赫命名的街道

我知道的就着些了~太具体的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