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南旧事————寿光物资局印象

2.寿光的名人知多少

3.大家是谁创造的字么?

4.寿光仓圣公园导游词

城南旧事————寿光物资局印象

寿光仓圣公园聊天欢迎-寿光仓圣社区电话号码

物资局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迅速增长,物资局优势不再,逐步失去垄断、主导地位,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成立于1961年的寿光县物资局,坐落于城南。依现在的位置来看,仓圣公园以南,建新街北就是当初物资局的地盘。

寿光物资局的大门朝南,虽说就是一个大院,但是门口却不少。在我的印象中应该是有三个南门一个西门吧?

那时寿光县城的污水沟都是露天的,物资局门前就有一条污水沟,进出物资局的大门都修有小桥,污水沟分成了两股,一股向东,一股向北。

寿光物资局除了物资仓库外,东西依次还有有煤站、木材市场,钢材市场……后期物资局改制成了“寿光物资总公司”又有了“金属材料公司”,”再生资源公司”,“机电设备公司”……

辉煌时期的物资局很牛,不是一般人想进就能进的,我的老父亲干过驾驶员,做过教练员,徒弟也不少,其中有两个徒弟给市里(当时是县)领导开车,岁数大了不适合驾驶员工作了,让他们选择工作单位,他们都选择了寿光物资局。可见当时的物资局是多么的“让人眼热”!

对物资局大院印象最深的是,进门东边的蜂窝煤生产线,只要把搅拌好的煤粉堆在制造蜂窝煤的机器旁边,它就能自己上料、出成品……当时觉得很先进、很神奇……

大到钢材、煤炭、机电,小到盖房用的木材、水泥、钢筋、玻璃、等都要通过物资局才能获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还要排队、凭票、托关系、走后门……

寿光物资局(包括全国的物资局)已经走入历史的尘埃,但在物资局的原址上还保留着几处建筑,比如物资局的办公楼,丽都大酒店(晨鸣医院收购,现在是医院的一部份),再生资源办公楼……

说件趣事权作结尾,那年从物资局的煤站买了五十多块蜂窝煤,装在纸箱里用摩托车驼回家,那时骑摩托没有驾驶证,没买养路费,走到稻田镇,遇到交通管理所查养路费,当时为了怕罚款、扣车,我选择了冲卡,于是,我在前面跑,他们在后面追,当时怕他们追上,就专门走颠簸的小路,他们“真敬业”啊!“锲而不舍”的追了我三四十里路,回家后,蜂窝煤成了煤粉,蜂窝煤没了“蜂窝”……

寿光的名人知多少

寿光的名人。历史最悠久而且最有文化的,应该算仓颉,仓颉 又叫“苍颉”。相传他是黄帝的史官,用祖传的结绳记事的办法替黄帝记载史实。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都记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忘记了。因此,仓颉想造出一种简单易记的符号,用来表达思想,传授经验,记载历史。 为了叫起来方便,他给这些符号取了名字,称为“字”。这些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的模样绘的;“月”字,是仿照着月牙儿的形态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爪”字,是观察着鸟兽的爪印涂的......仓颉就是这样观察万事万物,辛辛苦苦造出了我们今天用的汉字,并将它们传授给了后人。所以,仓颉被尊为“字圣”。不过,仓颉的籍贯不好确定。寿光人认为自己是仓颉的老乡,专门建了一座仓圣公园纪念他;但是陕西省的白水县更厉害,他们认定仓颉的老家就是白水,每年举行公祭仓颉大典,而且邀请名人参加,这个仪式已经享誉海内外。应该说,仓颉老家在陕西,那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雄厚的黄土高原,我们的祖先总不能舍近求远,临海而居吧。下面是白水县县长 孙矿玲恭读的《2006丙戌年谷雨公祭仓颉文》:

维公元2006年4月20日,岁在丙戌,节届谷雨。值此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之时,仓颉子孙汇聚于仓颉古庙,击鼓鸣钟,高奏雅乐,虔敬鲜花素果,公祭我造字始祖仓颉之灵。文曰:

赫赫仓颉,功德无量。四目睿智,气宇轩昂。首凿鸿蒙,力破蛮荒,造出鸟迹文字,升起文明曙光。功利天下,人神共仰,福植大地,遐迩同享。开华夏兴盛之运,谱民族强大之章。五千年历史,五千载辉煌,先圣功德,与日月齐光。

斗转星移,国运恒昌。仓颉子孙,承传五千年文明之薪火;华夏儿女,谱写与时俱进之华章。矢志改革,自主图强,激励创新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方向。以人为本,利为民想。以俭养德,节用山川江海之享。荣辱分明,谐和各方,提高民族素质,实现小康理想。惟愿仓颉子孙,慎风纪之守,倾热情一腔,改山河面貌,助大地换妆,秣马厉兵,乘风竞航,追无尽新景,绍先圣垂光。

黄龙苍苍,洛水泱泱,始祖恩化,无量无疆。仰望仓颉,永赐吉祥。虔申昭告,伏惟尚飨。

这个祭文纵横千里,文史兼备,可以算作文献,但是比起《祭黄帝陵文》来,还有相当差距。 1937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大家是谁创造的字么?

谁创造的汉字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汉字。可是,大家知道汉字是怎样发展来的吗?在这里,我就介绍一下汉字的历史。

有这么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命令他的臣子仓颉创造文字,仓颉是一个长有八只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只眼睛观察八方,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的形状简化后刻在龟壳、兽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这个神话当然是荒谬的,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

在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远古人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后来又学会了用手势,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以表达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记号的方法,可记号太多,容易忘记,后来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太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树”就画成树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到了这时,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比如把“人”和“木”组合起来,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个人靠在树上睡觉。这样又创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汉字的一个新类型——会意字。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的文字又有所区别,于是出现了一字多义、多字一义的情况,这给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困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在全国统一使用一种文字——小篆。这种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简化了许多,但仍有些繁琐,于是民间逐步兴起了一种应急的俗体——隶书。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又创造出了一种更为简便美观的文字——楷书。从此以后,汉字就确立了它的方块形态,开始有了间架结构。以后人们又陆续创造了草书、行书等各种各样的字体,也涌现出了像“钟、王”、“颜、柳”、“苏、黄、米、蔡”这些举世闻名的书法家。汉字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而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的个数也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便于人们查找汉字的工具,像《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等。

1949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汉字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5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字改革的通知,对于一些笔画过于繁琐的汉字进行了大胆简化,使人人都能识汉字、用汉字,这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在现代社会,科学飞速发展,汉字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像表示化学元素的汉字,表示一些新生事物的汉字不断出现,许多汉字也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怎样把汉字输入计算机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研制开发了一系列汉字输入法,如拼音、五笔字型、表形码、自然码等等。汉字为适应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有些人认为汉字过于复杂,提出了“文字拉丁化”的方案,认为汉字应该走拼音化的道路。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考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标志,我们不应该抛弃汉字,而是应该发展汉字,完善汉字,让汉字在二十一世纪继续延续下去。

寿光仓圣公园导游词

仓圣公园 编辑

位于“蔬菜之乡”——山东寿光,是寿光创建美丽家园城市地一部分,也是寿光是大旅游景点之一。该园始建于1991年,占地350亩,是一处以纪念造字圣人仓颉为主题的集游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