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仿课文《颐和园》写作文

2.颐和园建造时间和历时

3.兰州西湖旅游景点介绍 兰州西湖公园属于哪个区

4.颐和园的简介150字

模仿课文《颐和园》写作文

白银旅游宣传语-白银景点长廊设计理念

1. 仿写课文《颐和园》写法的作文400字

颐和园是清代的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园林区.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园林世所罕见. 在西山园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这就是所谓的五园.“三山五园”独立成园,各具特色,但又相互连接,浩浩荡荡次第展开,如此集中的园林也为世所仅见. 金、元、明三代的主要精力在修建北京城池和城内的皇宫,因此,西山花园多为私家拥有.从清朝康熙帝开始,内城已无发展,园林才开始涌向西山.现存的园林多为清代中叶所建. 最初,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 “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最东边是东宫门区.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 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2. 仿写课文颐和园写 一篇避暑山庄的作文

颐和园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华天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园林——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愿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我们来到了被列入吉尼斯记录的世界最长的游廊——长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画着各种花草,人物,风景,每幅画各不相同.

各位游客,走完长廊,我们就到了万寿山脚下.大家看,那座闪闪闪发光的八角宝塔形建筑,那就是有名的佛香阁.相传万寿山下是座古墓,是明朝一位王妃的.很多皇帝想在那里建园林.但是都不敢,乾隆皇帝说:“没什么好怕的.”他亲自到现场去看的时候,看见石门已经打开,上面刻着“你不动我,我不动你”他看了,十分害怕,于是在万寿山上建了一座庙宇镇邪,这就是佛香阁了.

各位游客,万寿山下的这个湖,就是昆明湖.湖上的石桥,就是有名的十七孔桥了,大家数一数,从左往中间数,到最大的孔,再从右往中间数,到最大的孔,是不是都是九?因为九是一个极阳数,代表吉祥.所以有十七个孔.相传是鲁班师傅相助建筑的.

各位游客,颐和园还有很多景点,大家自己去看看,1个小时后在东门集合.

3. 仿照《颐和园》写一篇作文

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园林。

北京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园林。风景秀丽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国园林的美。

我们刚进颐和园,一座极有园林特色的,由白玉汉石砌成的拱桥就出现在眼前:石拱桥护栏雕着许许多多的龙,栏柱上雕刻着一只只威武的,形态不同的小石狮子。经过石拱桥,便看见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一个大湖,从高处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个寿桃。昆明湖,是一个人工湖,我想,那该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昆明湖周围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旷神怡。

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这长廊长达700多米,有1万2千幅画,并且每幅画都没有相同的地方。走到长廊尽头,就看见一座倚山而建的阁楼——香阁。

香阁是慈禧太后游玩颐和园,在颐和园休息的地方。那里红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辉煌,里面还有不少奇珍异宝。

最后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的一个景点:苏州街。它是将江南民居生活浓缩到园内,苏州街环形而建,街的一边是古色古香的商铺,地是用花岗岩石建成的,另一边是水道,中间有小拱桥,好像回到古时。

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园林呀!颐和园真美。

4. 求一篇写景的作文,模仿《颐和园》这篇课文,求学霸帮帮忙吧

颐和园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华天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园林——颐和园。

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愿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我们来到了被列入吉尼斯记录的世界最长的游廊——长廊。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画着各种花草,人物,风景,每幅画各不相同。各位游客,走完长廊,我们就到了万寿山脚下。

大家看,那座闪闪闪发光的八角宝塔形建筑,那就是有名的佛香阁。相传万寿山下是座古墓,是明朝一位王妃的。

很多皇帝想在那里建园林。但是都不敢,乾隆皇帝说:“没什么好怕的。”

他亲自到现场去看的时候,看见石门已经打开,上面刻着“你不动我,我不动你”他看了,十分害怕,于是在万寿山上建了一座庙宇镇邪,这就是佛香阁了。各位游客,万寿山下的这个湖,就是昆明湖。

湖上的石桥,就是有名的十七孔桥了,大家数一数,从左往中间数,到最大的孔,再从右往中间数,到最大的孔,是不是都是九?因为九是一个极阳数,代表吉祥。所以有十七个孔。

相传是鲁班师傅相助建筑的。各位游客,颐和园还有很多景点,大家自己去看看,1个小时后在东门集合。

5. 四年级上册语文仿写颐和园写一篇清风湖500字左右

清风湖我的家就在清风湖畔,那里的一石一景,一草一木,都凝聚着我的喜爱之情. 每天清晨,太阳还没出来,我已经到这里来跑步.晨光中,清风湖清新、婀娜.湖水醒了,山和凉亭互相问候,诉说昨夜的美梦.柳树伸着懒腰,在催促小草、野花起床.如果再有点儿雾,那这里可真像仙境一样. 节日的上午,阳光照射在明净的湖面上,洒下万点金光.趁着好天气,我和小伙伴们在沙滩上尽情玩耍:挑拣漂亮的贝壳,手持小铲堆几个“宏伟”的沙堆建筑,挖几条人工“运河”,做我们百玩不厌的寻宝游戏……我们在这里,尽情地玩着,欢声笑语在清风湖上空荡漾. 晚上做完了作业,我央求爸爸妈妈一块儿到清风湖散步,这里是霓虹灯的世界.进正门,走过霓虹闪烁的白石拱桥,会看到一座似乎悬在半空的宝塔:塔座上两条长龙交错,龙身上各色的霓虹灯忽明忽灭.轻柔的音乐从一个个蘑菇形音箱里传出来,踏着熟悉的小路,摸摸灯下五颜六色的草叶,不由自主地背一首小诗《草》,不知道谁在远处的小亭上拉起小提琴,琴声悠扬. 美丽的清风湖是我的最爱,我在这美丽的小天地里快乐成长!不管怎样,求你纳我吧,很长时间才打完的,就为了多点财富值啊!求你啦————————————————————————。

6. 仿照颐和园写一篇作文

资料: 颐和园是清代的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园林区。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

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园林世所罕见。 在西山园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园”。

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这就是所谓的五园。

“三山五园”独立成园,各具特色,但又相互连接,浩浩荡荡次第展开,如此集中的园林也为世所仅见。 金、元、明三代的主要精力在修建北京城池和城内的皇宫,因此,西山花园多为私家拥有。

从清朝康熙帝开始,内城已无发展,园林才开始涌向西山。现存的园林多为清代中叶所建。

最初,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

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 “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

最东边是东宫门区。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

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

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 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

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

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是典型的水乡风格[编辑本段]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

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

被誉为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 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

7. 仿写课文《颐和园》写法的作文400字

颐和园是清代的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园林区.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园林世所罕见. 在西山园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这就是所谓的五园.“三山五园”独立成园,各具特色,但又相互连接,浩浩荡荡次第展开,如此集中的园林也为世所仅见. 金、元、明三代的主要精力在修建北京城池和城内的皇宫,因此,西山花园多为私家拥有.从清朝康熙帝开始,内城已无发展,园林才开始涌向西山.现存的园林多为清代中叶所建. 最初,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 “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最东边是东宫门区.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 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8. 仿照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的写法写一篇作文300字

我在暑的时候去旅游了,那里在繁华的市中心又建起了一座风景如画的滨河广场。

它与古老的中百一店遥遥相望,东临雄伟的鼓楼大桥,南面横着东城河,绸带似的伸向远方,四周树木林立,繁花似锦。这里成了泰州人消闲、游玩的好去处。

一日,和风习习,我紧紧牵着妈妈的手,踏着夏日傍晚的余辉,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滨河广场。一进广场,只见人来人往,人们个个面目含笑。

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往前走,一路花香扑鼻,蜻蜓纷飞,放眼望去,只见团团火红的不知名的花儿在风中摇曳,如一抹抹晚霞在天边缓缓移动,只只蜻蜓在花丛中穿梭,有的则全然不顾外面的喧闹,静静地站在花上,似在倾听花的细语。紧靠着的是儿童的天地,一群群孩子玩滑梯的、荡秋千的、吊杠的……个个笑得合不拢嘴,欢声笑语不断传来,让人感觉无尽的畅意。

从孩子群中挤过,便来到了广场的正中心。只见一顶高大的白色船帆高高撑起,像硕大的帐篷在风中轻轻摇晃,船帆的四周镶着点点灯光,闪闪烁烁,时隐时现,如幻境一般,帆船下聚集着一大堆人,我用力挤进人群,只见一年轻小伙子穿着冰鞋,随着音乐像一只小燕子在轻快地飞翔着,时而高高抬起一脚,张开双臂,如大鹏展翅;时而低头弯腰,急速俯冲,如猛虎下山;时而来个空中倒立,如小猴捞月,周围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喊起来:“好,好。”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广场中心,径直向南走去。那里也是歌声嘹亮,人声鼎沸。

放眼望去,只见灯火通明,无数根水柱窜向天空,忽而变成各种形状,有如险峻的山峰,有如弯弯的拱桥,有如晶莹的巨球,有如垂挂的珍珠水帘,音乐渐低,水柱也变得安静下来,慢慢地降低,收缩,又变成了朵朵一模一样的盛开的秋菊,水珠也渐次落入湖中,一点一点荡漾开去,灯光照在上面,虽是晚上,却分明看得清湖底的水草、游鱼晃动着娇巧的身子快活地嬉戏、玩闹。这时,我多想变成一根水草、一条游鱼和他们一起嬉闹,可是我不能,我只好俯下身子,挽起双手,捧起水喝上一口,啊,好凉快!冰河广场的水汩汩地流进心田,让我无法忘怀了。

我不禁爱上了这美丽的风景地了。

颐和园建造时间和历时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被誉为“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扩展资料:

建筑格局: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百度百科-颐和园

兰州西湖旅游景点介绍 兰州西湖公园属于哪个区

兰州西湖公园游记作文200字初中生景点突出景点特点

我去过好多地方,有春秋楼、丞相府、双龙湖等,可我最喜欢西湖公园了。

西湖公园位于许昌市市中心,那里风景优美,现在请跟我一起来游览西湖公园吧。

走进西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花坛,里面种着五颜六色的花,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似雪、黄的似金美丽极了。

绕过花坛,就看见清澈的小西湖了,岸边种着柳树。一阵风吹过,柳树摇摆着辫子,水面立刻波光粼粼。

小西湖右边是德馨亭,亭子有三层,一层供游玩的人们休息,二层是一家游戏厅,站到三层,立刻把公园的全景尽收眼底。

走下德馨亭,前面是一个荷花池,池中有三只仙鹤的雕塑,它们或低头戏水、或引颈高歌,特别可爱。

公园里面还有许多游戏,大家可以在这里打篮球、砸沙包、坐碰碰车、划船等。

西湖公园可真美啊,如果下次你们来,记得找我当小导游哦!

宁夏兰州旅游景点简介

导读兰州是黄河流域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又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和大自然为其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

兰州是黄河流域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黄河水的滋养,使得兰州成为闻名全国的“瓜果城”。

兰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兰州的黑瓜子,板大形正,被称为“兰州大片”,畅销海内外;兰州的白兰瓜、黄河蜜,清香溢口,素有“赏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的92To.COM赞誉。

兰州又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和大自然为其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并曾两次入选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全市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文物点500多处,古遗址250处,古城12处,古建筑50余处。

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徐家山、吐鲁沟、石佛沟、兴隆山;市区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观、白衣寺等名胜古迹,还有兰山公园、南湖公园、西湖公园、滨河公园、水上公园等风格各异的景点。

这是一座唯一黄河环绕的大都会,这是一座因“拉面”而声名鹊起的城市,这也是一座藏着“马踏飞燕”的城市。作为甘南旅途的起点,或许它的风情与藏区有很大的不同,但绝对值得你细细的.品味。

走进黄河铁桥

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一九零七年),改浮桥为铁桥,是黄河上游第一座铁桥。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全部工程共耗白银30余万两。登桥远望,不远处的黄河如带,蜿蜒盘曲,为兰州这一工业城市增色不少。

走进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是一所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综合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

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都有丰富的收藏。

甘肃省兰州十大旅游景点

兰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是黄河铁桥、清河镇、五泉山公园、白塔山公园、黄河母亲雕塑、西关清真大寺、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黄河索道、大众巷和兴隆山。

1、黄河铁桥

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城关区,是兰州最重要的地标建筑之一,也是游客到兰州游玩一定要去的地方。

2、清河镇

青城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越,历代文人墨客荟萃,商贾云集,创造了灿烂的青城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遗迹。

3、五泉山公园

五泉山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南,地处皋兰山北麓,建有五泉山公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五泉山平均海拔约1600余米。因山区内有“甘露”、“掬月”、“摸子”、“蒙”、“惠”五口天然泉口而得名“五泉山”。山上有诸多寺院楼阁,其中有十余座明清时期的建筑,如崇庆寺、金刚殿等。

4、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中心附近的黄河北岸,入口处与中山桥连接,是兰州市内的重要景点。白塔山以山顶的古老白塔最为著名,山间还有多座宫殿式的建筑,在建筑周围种植了很多树木,在此登山锻炼、摄影拍照都十分不错。更重要的是,登上白塔山即可看到兰州市区壮观的全景,视野十分开阔。

5、黄河母亲雕塑

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作品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黄河母亲和华夏子孙。

6、西关清真大寺

兰州西关清真大寺是穆斯林客商所建,俗有“客寺”之称。位于兰州市西关街西端(临夏路西端,五条马路汇合处)。

7、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甘肃永登县连城林区腹地,距省城兰州市、青海省西宁市均为160公里,属祁连山脉的东麓,总面积5848.4公顷,海拔1998_3165米。

8、黄河索道

黄河索道缆车于1994年建成运营 ,为单线脉动循环吊厢式索道,共有四组吊厢,每组三辆,每辆可乘坐6人。

9、大众巷

兰州的小吃街不少,张掖路以北的大众巷尤其知名。这里集中了多家在兰州声望很高的老字号,如“马子禄牛肉面”、“灰豆王”、“茹记烤肉”“金城炒面片”等等。

10、兴隆山

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

兰州小西湖义务营业时间

营业时间是周一到周五的8:30到11:30,下午2:30到5:00。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得知。小西湖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东路2号。小西湖公园原系明肃王府园林,名曰“西园”,几经战火,一八八零年,总督杨昌俊由浙调甘,再次重建,为寓不忘乡土之意,改名为“小西湖”,号称兰州古八景之一,又名“莲池夜月”。

兰州七里河有哪些旅游景点?有哪些推荐的?

兰州七里河的旅游景点推荐有:

夏天的北国南地兰州七里河区阿干镇的国家森林公园石佛沟景区,是兰州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地方;来到七里河你可玩好吃好,美景美食醉人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就是现在魅力七里河;兰州百合文旅游节重点戏石佛沟花儿会将在千年古镇绿都阿干镇石佛沟景区精彩上演;

七里河区的兰州石佛沟完全有潜质成为一流景区,石佛沟距市区仅16公里,由石佛沟、天都山、大沟三个主要景区组成,其内林木葱郁、丰富,鸟类繁多,泉水清悠,空气清新,地貌多样,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景区。兰州七里河小西湖是甘肃省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有很多的少数民族朋友,出售他们家乡的肥美牛羊,卖牛羊肉的商户很多,听很多朋友讲,买牛羊肉就要去小西湖买才正宗。

银滩大桥,兰州银滩大桥北起安宁营门滩,南至七里河马滩,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座大型现代化斜拉式大桥;银滩大桥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俯伏在大地上。夜晚,桥上斜拉杆上连缀的彩灯齐放,银滩大桥像一把悬在夜空中的彩扇,分外漂亮。

夏日的北国南地天然氧吧,地处七里河阿干镇的国家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兰州石佛沟满目苍翠空气清新,是休闲纳凉的好地方。走进大美甘肃,漫步精致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镇玄奘之路,和通往碳化坪,关山岭、琅峪、马泉沟等古老悠久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寻找古老茶马古道杨家车马店山体内窑洞遗址文化,记录讲好古老丝绸之路文化故事大餐。

最后,总的来说兰州七里河地区的风景有非常多,美食也有很多,以上的景点值得一去!

兰州的景点介绍

兰州的景点介绍

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为甘肃省省会,又称金城,是中国西北第二大城市。以下是我整理的兰州的景点介绍,欢迎阅读。

1. 兰州五泉山景点介绍

兰州五泉山地理位置

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兰州五泉山名称由来

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万人,奉武帝之命征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他的部队途经兰州,扎营在皋兰山脚下。经过了长途跋涉,全军已是人困马乏,附近一带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不能做饭。副将急忙请示,要骠骑将军拿主意。霍去病镇定自若,拿起马鞭在山坡上戳了五下,霎时有五股清泉顺着鞭痕从山坡汩汩流出,水味甘甜,不光供足了三军将土的用水,而且一直流到了今天,成为历代百姓饮用的重要水源。据说,这就是五泉山名的来历。其实,公元前121年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时,从今天的甘肃临洮出发,过焉支山,与匈奴军队鏖战于皋兰山下,这个皋兰山是今天张掖地区高台县北的合黎山,兰州的南山大约在北朝的时候才称作皋兰山,与霍去病毫无关系。但是后来的人们,一直把兰州的皋兰山当作霍去病远征的皋兰山,明朝以后就有了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

新五泉山

五泉山于1955年辟为公园,原有的亭台楼阁都已修葺一新,经过绿化和建设,园内曲径通幽,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山上举办庙会,除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设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还举办灯饰展览。五泉山现已成为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也是来兰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

游览指南

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五泉山可分西、中、东三路游览,三路均有楼台亭阁、长栈虹桥、清泉飞瀑,但

布局各异,自成体系,各有独到之处。

若从西路前行,第一个风景点为“翠幽新圃”,圃内有梅花洞,洞内有几汪清池,几丈回廊,一座凌波轩,一座八角亭,一座地下游艺场。池中飞檐红柱的倒影,和青幽山色相映,景致优美迷人。循西长廊而上,有一形似一轮初上新月的小亭,名“半月亭”,穿半月亭即到企桥,五泉之一的“惠泉”就紧依在企桥边。泉圆形,四周绿树掩映,芳草环绕,泉水清澈见底,味甘甜,宜于烹茶,且有灌溉之利,非常实惠,故名“惠泉”。

离开惠泉,踏着一道道青石阶回旋而上,就到了久负盛名的“嘛尼寺”。这里古槐浓郁,寺院清幽,一排悬楼横压寺门,东为瞰霞楼,西为延月楼,楼下前方有依依径、仄仄门、重重院、叠叠园、曲曲亭,小巧玲珑,曲折有致。出嘛尼寺,向高处继行,只见一面削壁上有涓涓清瀑直泻壁下一汪清潭中,这便是西龙口。这里距甘露泉很近。“甘露泉”是五泉中最高的一眼泉,地处文昌宫西边,孤亭掩护,源流纤细,久雨不*,大旱不干,饮之犹如甘露。相传此泉合“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之意而得名。

出甘露泉就到了文昌宫。宫东侧有一垣花墙,其花瓶状小门的门楣上,大书着三个淡灰的隶字——掬月泉。此泉和其它几眼泉迥然不同,说它是泉,其实更象井,泉水聚在一眼井样的深洞中,距地面深约1.6米。每逢月夜,月影直投泉心,如掬月盘中,“掬月”雅名由此而来。这里还是西、中、东三条上山路径的汇合处。 与文昌宫毗邻的'是旷观楼。登楼俯瞰,兰州市容尽收眼底。楼下有一深约10米的古洞,洞底聚有一汪泉水,水底布有花石瓦砾,这就是五泉中的“摸子泉”。常有信男善女钻进洞中,用手在泉水中摸索,摸着石头则得男,摸着瓦片则生女,刘尔_曾在洞门口书一对联,嘲讽这种迷信行为是“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

出旷观楼榜着山岩再向高处登攀,就到了千佛阁。它修筑在东龙口的飞瀑上面,气势雄伟壮观,地形险要惊人,为五泉山最高的建筑物。凭栏下望,只见东长廊凌空而下,跨重岩,绕清流,环亭榭,把半壁园林团团围起,象捍卫林泉的长城。 迈出千佛阁沿东长廊缓步而下,就到了子午台和八卦台。这儿上临东龙口,下濒蒙泉。仰视可观东龙口飞泻而下的瀑布,俯瞰则可饱览五泉之冠的“蒙泉”。“蒙”为卦名,是六十四卦之一,坎上艮下,坎为水,艮为山,用“蒙”字概括东谷面貌,含山下有险之意。明人李文曾有诗赞美蒙泉:“上人邀我烹新茗,水汲山中第五泉。”

由东长廊西望,在那高耸、陡峭的青云梯下有一个四角钟亭雄立山腰。亭内悬挂一个高约3米,口宽2米,计重10000斤的泰和钟,系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由待鉴镐监视铸造。此钟造型雄伟,声音洪亮,所铸铭文,清晰可辨。原悬于普照寺(兰园旧址)钟鼓楼,为兰州最早的金石文物之一。解放后移置五泉山,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从钟亭而下,过万源阁, 大雄宝殿,就到了“金刚殿”(即明崇庆寺中殿)。大殿系歇山式屋顶,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结构精巧,气势庄严。殿内原塑四大金刚,今已荡然无存,只有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所铸的一尊铜接引佛和铁筹的莲花基座尚存。佛像高5.3米,围阔2.7米,重20000余斤,站立在莲花铁座之上,面目丰腴,微露笑容,衣褶清晰,左手托钵,右手轻扬,似向中外游客致招手礼。

历史传说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南,皋兰山北麓。层楼叠阁,沿山铺阵,溪流如带,绿树掩映,好一派清幽山色。五泉山因山上有五眼山泉而得名。相传武帝时,霍去病西征匈奴,曾屯兵此山,士卒疲渴,霍去病“着鞭出泉”。这五眼泉至今犹在。一为甘露泉,在文昌宫西边,孤亭掩蔽,清泉涓涓,久雨不*,大旱不干,饮之如甘露。二为掬月泉,在文昌宫东面,泉宽约尺许,深约五尺,形如井状,中秋之夜,月出东山,这里得月最早,月影投泉心,如掬月盘中。三为摸子泉旷观楼下的摸子洞中。过去善男信女,用手在泉水中摸索,说摸着石子的生男孩,摸着瓦片的生女孩。清末学者刘尔欣曾在洞口书写一联,嘲讽这种迷信行为是“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四为蒙泉,在东龙口下。这里悬崖凌空,有瀑布泻下,如挂练,如扬丝,坠入乱石丛中,溅起无数明珠,流到草坡间,积成一片明镜。“蒙”为卦名,寓意东谷山下有险之意。五为惠泉,在西龙口下的企桥南端谷底,泉圆形,水净沙明,清澈见底,味甘美,宜于烹菜,且有灌溉之利,有惠于民,故而得名。

五泉山是兰州市内著名的名胜之地,在唐,宋时代这里就建有寺庙,后毁于兵火。现在建筑一万多平方米,其中崇庆寺、嘛尼寺、卧佛殿、地藏寺等多系明清时代建筑。古建筑群多集中于中峰。进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殿宇层叠,楼阁错落,甚为壮观。中峰两侧为东西龙口,幽谷之中清泉吐翠,林荫如盖,廊榭亭阁环绕。东龙口利用山泉之水,新建了碧波荡漾的莲池和逶迤池上的九曲桥,池边伫立二龙戏珠釉壁。240多级,盈的长廊盘旋而上,将东龙口与中峰连通。西龙口依山就势,建成高阁横秀,飞泉挂碧的“小蓬莱”和碧水,亭台,绿树相映成趣的“翠山新圃”。西龙口西侧的动物园,辟有鹿苑,熊池,狮虎房,猴山,禽园,熊猫馆等。五泉山的“铜接引佛”,“泰和铁钟”是公园的“镇山之宝”,现为国家级的保护文物。

“铜接引佛”原在兰州东关接引寺内安放,现移至五泉山金刚殿。这是一件明洪武年(公元1370年)所铸的铜佛,身高一丈六尺,身围八尺。重约万余斤。造型优美,衣褶显晰,面部神态敦厚丰韵,怡静庄重,面含微笑,左手托钵,右手舒展,一副悲天悯人、接引众生普渡的形态。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

“泰和铁钟”原为普照寺物,后安放在五泉山钟厅内。这座铁钟为金代章宗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所铸造,钟高九尺,直径六尺,重一万斤。造型宏伟肃穆,声音浑厚洪亮。

交通信息

兰州市动物园也在这里, 有鹿苑、熊池、狮虎房、猴山、禽园、熊猫馆、大象馆等, 有相当数量的珍惜保护动物

交通:8,18,117,124,149,12,2,114,120,15,17,139路公共汽车直抵山门口;31,33,34路电车和106,108,141,140路公共汽车通至五泉山站,南行数百米即到了。

2. 黄河母亲像

母亲(象征黄河)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象征中华人民),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象征着黄河母亲爱护保护着中华人民。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

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说明了中国人内在的实力。雕塑前面另立一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于年8月所立“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母亲”碑。

黄河母亲像雕塑选材一说到花岗岩有很多朋友就会问了,为什么不用质地更好的汉白玉或其他材料来雕塑,反而要用普通的花岗岩呢?那我们不妨来看看黄河水是什么颜色?再看看我们的皮肤是什么颜色呢?现在大家明白了吧!选用花岗岩是因为它能更好的表现出黄河的颜色,表现出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肤色,同时花岗岩粗糙的质感似乎也在诉说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经历的沧桑与巨变。

交通信息

市内乘坐公交25路、142路到黄河母亲站下,或乘坐18路、56路、58路、103路、106路、107路、111路、118路、120路、130路、137路、139路、302路、313路西湖公园站下,也可乘坐15路、105路、109路、142路到水车园站下,然后步行到达。

3. 兰州白塔山公园

兰州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古与黄河一道构成天然屏障,为军事战略要地。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 ,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 ,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园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山高1,700米,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和裕固族接待帐房为别处少见,独具风格。山下为中山桥,使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景点介绍

白塔寺在山巅,相传为纪念元代以为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病故于兰州的西藏著名喇嘛而建。据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统一大元帝国的疆域时,曾致书西藏喇嘛教的萨迦派法王。法王即派一著名喇嘛去觐见成吉思汗,该喇嘛途经兰州时不幸病逝,于是元朝下令修塔纪念。元代所修白塔今已不存,现存塔为明景泰年间(1450-1456)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在旧址上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建寺址,改名慈恩寺,但百姓仍呼之为白塔寺。白塔八面七级,高17米,各级每面都有佛像。角檐有铜马,微风吹过,清脆动听,上冠绿顶,下筑圆基。清人秦维岳有诗云:“北上环拥势嵯峨,塔影巍然最上坡。布地散金名宝刹,擎天一柱俯黄河。”描绘出白塔雄姿。

出白塔寺门西下右转,有水濂观音洞。在洞西北台上,建有关帝庙、驻春亭、兰台,至山巅处建有一亭曰“牡丹亭”。白塔寺西南稍低处,有峰突起,号称凤岭山,清康熙时在上面修建了三官殿和观音洞。嘉庆时又添建了药王殿和财神殿及三间灵官楼等建筑。寺东南有三教道统祠,祠东为三皇殿,祠前有石拱桥,石拱为门,可通来往。过牌楼而下,便是罗汉殿,殿前有悬楼10余间,供游人凭眺及休息。三教祠再东南另一山峰有三星殿,出殿是“凤林香袅”牌楼,其背面是“秀映三台”,大约是指东有凤林古关,南望皋兰山三台阁之意。沿曲径南下直达四台大厅,这也是上山最主要的一条道路。山下东侧原有文昌宫,中为魁星阁,是旧时秀才们祈祷

登科的去处,现改为百花茶厅,为游客饮食休息之处。从白塔寺南直线下山,昔人就山势分为十级,每级有一小小的殿宇,统称“十王殿”。十王殿南为四圣宫,宫南有拱桥,桥南便是玉皇阁,阁南是祖师殿。在改建中十王殿多已拆除,唯在崖头上尚存一个。山顶的古建筑物还有迎旭客阁,东、西、北三山之巅还有有东风亭、喜雨亭。登临诸殿阁,可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山树高林密,曲径通幽。站在山上,便可一瞰全市景观及九曲连环的母亲河。又因有一元代白塔而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每年6月初到9月中旬是避暑、休闲的最佳时节。逢至周六、周日,更是人们聚集之地。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6:00-18:00

交通提示

白塔山公园的线路可分为以下三种:1. 乘坐公交车20路、35路、53路、131路到白塔山公园站下车,下车即到。2. 也可乘坐9路、11路、15路、26路、34路、136路公交车到黄河铁桥站下车,顺便欣赏黄河两岸的美丽景色,然后步行过黄河铁桥即到。3. 乘坐1路、6路、4路、75路、106路、107路、113路、137路等公交车到达兰州最繁华的商业区——西关什字,往北步行只需15分钟就可以到达白塔山公园了。

;

颐和园的简介150字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被誉为“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园林。[1]?仁寿殿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在乾隆与光绪两个历史时期均为皇帝临朝理政之所,其陈设主体布局大致相同,均为宫殿特定的陈设形式。但陈设的物品各异,颐和园时期较清漪园时期陈设豪华很多。现殿内陈设中心部分沿续了光绪时期的原样,其余陈设略有变化,原殿内的文物、图书、家具,除在殿内展出外,大部分收入文物库房保存。[9]?生活区乐寿堂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重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10]?玉澜堂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绪皇帝的寝宫。[11]?宜芸馆宜芸馆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清漪园时为乾隆皇帝的书库,陈设精雅,颐和园时为光绪皇后隆裕的寝宫,由于建筑功能和主人身份的不同,陈设的布置有了很大变化。19年,古建维修后,室内仅陈放家具。1992年,根据清漪园时的陈设档案布置陈设,整组院内陈列文物百余件。[12]?游览区万寿山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与中央建筑群的纵向轴线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前山其余地段的建筑体量较小。后山的景观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街”遗址。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摹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成的一座园中园。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13]?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昆明湖是清代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东宫门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14]?大戏楼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15]?佛香阁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16]?排云殿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17]?智慧海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18]?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清晏舫清晏舫俗称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19]?画中游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景点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18]?听鹂馆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咸丰十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改建。听鹂馆饭庄是著名的宫廷菜系饭庄。[20]?宝云阁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21]?文昌阁文昌院位于文昌阁之东,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文昌阁在颐和国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清漪园的园门之移动一。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现存城楼为光绪时(1875-1908)重建。城头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字形,中间为三层楼阁。中层供奉文昌帝君铜铸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铜骡一个。[22]?谐趣园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18]?苏州街苏州街又称“买卖街”。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1986年重建。[23]?后山后湖后山后湖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有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8]?十七孔桥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位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为镇压水患而设。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24]?铜牛与织女图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三山五园”,颐和园里的耕织图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题的“耕织图”石碑。解放后耕织图被划出了颐和园大墙之外,成为生产与生活混杂的大杂院。1998年底才被颐和园收回,并逐步按照原貌恢复建设,突出了“耕”与“织”的景题寓意。[25]?